丹龙动态
您的位置: 新闻与媒体-丹龙动态
赤峰市工商联转载权威媒体报道《赤峰“企”航者》——李树庆:坚守初心铸药魂 创新引领谱华章
  发布时间:2025年10月28日   查看次数:0

640

深秋的红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,阳光为崭新的厂房披上金色。在颈复康药业集团赤峰丹龙药业有限公司园区内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。生产线上,现代化设备有序运转;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全神贯注。而带领这家拥有63年历史的老牌药企焕发新生、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的掌舵人——党委书记、总经理李树庆刚刚结束一场关于新药研发的讨论,风尘仆仆地出现在记者面前。这位儒雅沉稳的蒙古族企业家,眼神中透着草原儿女特有的坚毅与智慧。


从高额年薪到临危受命,他的根始终在“丹龙”。“我从未后悔过那个决定。”谈及2007年底那个让业内诧异的选择,李树庆的语气平静却坚定。当时,他已在鄂尔多斯伊泰集团旗下企业担任总经理,年薪可观、前景广阔。然而,得知家乡的丹龙药业因市场环境巨变陷入困境、面临重组时,他内心“回去”的念头异常强烈。“那是培养我的地方,有和我一起奋斗多年的同事,我不能看着它倒下。”


画面仿佛回到十七年前。李树庆毅然放弃优渥待遇只身返回赤峰,面对的是产品市场萎缩、资金紧张、人心浮动的“烂摊子”。“最难的不是解决具体问题,而是重塑信心。”他回忆道。那些日子,他白天外跑融资、协调资源,晚上与党委、工会成员开会到深夜,商讨如何“平稳转制、不让一个员工掉队”。“我们必须对得起每一位信任企业的职工。”正是这份沉甸甸的责任感,让他带领团队创造性工作,一次次化解矛盾,最终使丹龙药业浴火重生。采访中,一位老员工动情地说:“李总回来,我们就像有了主心骨。”


让古老药方焕发新生,他的眼光望向未来。在公司的成果展示厅,一盒盒“黄芪精颗粒”“心脑舒颗粒”等产品整齐陈列。李树庆拿起一盒产品,如数家珍:“这是我们依托本地道地药材,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联合开发的成果。”他的指尖轻点包装,眼神里满是自豪。


“企业不强,创新是唯一的出路。”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。为了将动态逆流提取、一步制粒等新工艺应用于传统药品生产,他带领团队泡在车间,反复试验。攻克技术难关的那一刻,他和技术人员一起欢呼。“看着生产成本降下来、药品质量提上去,那种成就感,比什么都强。”在他的推动下,公司已拥有11个中药新药、多个独家产品,构建了成熟的技术开发团队和销售网络,创下了公司63年来的最佳业绩,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,利税达4000万元。厂区公告栏上的纳税信用5连A企业奖牌格外醒目,无声诉说着这家企业对诚信与质量的坚守。


脚下沾满泥土,心中装着百姓。作为自治区和赤峰市两级政协委员,李树庆的足迹远不止于办公室和车间。在喀喇沁旗牛家营子、巴林左旗三山乡的中药材GAP种植基地,他经常蹲在地头查看黄芪、苍术的长势,与合作的农户细细算着收入账。“建立基地,不仅是为了保证药材源头质量,更是想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。”截至目前,这些基地已带动200多户农牧民实现增收就业。一位农户笑着对记者说:“李总没架子,懂技术,我们信他!”


站在规划沙盘前,李树庆描绘着企业未来的蓝图。2014年,他力排众议,响应“退城入园”号召,投资3.16亿元完成整体搬迁,建成了这个占地130亩的现代化产业园。“这是为了更长远的发展。”他坚信坚守“经营指标、依法纳税、质量安全、环境保护”四条底线,把握“党的领导、依靠员工、贡献国家、协调发展”四个不变,丹龙药业的前路必将越走越宽。


站在新起点,续写新篇章。荣誉室里,“草原英才”“自治区科技进步奖”“赤峰市劳动模范”等证书、奖杯琳琅满目,记录着李树庆三十三载的耕耘与收获。然而,他并未沉湎于过去。“传承精华、守正创新,是我们这代医药人的使命。”他表示,将继续从事中蒙药的创新和研发,为赤峰市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。


(来源:赤峰融媒)
人力资源
关注我们
微信公共号

扫一扫,获取更多信息

请扫描进入手机站

联系我们

电话:0476-8347991

传真:0476-8347985

地 址: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红山经济开发区丹龙街1号

网 址:www.cfdlyy.com

邮 编:024000

Copyright @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    颈复康药业集团赤峰丹龙药业有限公司    版权所有    蒙ICP备12003383号-1    服务热线:0476-8348001    证书编号:(蒙)-非经营性-2025-0006